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5集力行分享 |
华红霞学长 |
|
勿轻略
真得觉得蔡老师的课,教会我们很多做人的内在道理。其实我们表现出很多的举止行为就是我们的心,心很恭敬、很谨慎,那行为也是恭敬的、慈悲的。同时更明白,在帮助别人的时候,更是在帮助自己,帮助自己种福田、积阴德、长善心、增道业,是别人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。 记得,和女儿一起上街时,经常会遇到一些乞讨者,虽说也有不少是职业乞讨者,但我觉得这是他们的事,我们如何做是我们的事,因此都会或多或少的施上一些,而女儿也很乖,只要见到了,都会提醒我或告诉我应该准备零钱了。当然路上也有不少人也积极施予,但很多都是远远的将硬币扔了进去,每每如此,我都会提醒女儿,我们要走近一点、身子低一点、声音轻一点地放进去。所以,我经常能见到女儿很郑重将钱放进他们的盆子里。 还记得有一次,女儿将纸币给一位眼盲的乞讨者,她将钱放进盆子里。事后,我告诉她,应该轻轻的放到他手中,或告诉一声,不然他眼睛看不见,纸币被风吹走了也不一定,女儿听了连连点头,并为自己考虑不周而有些后悔。 当初只是觉得自己不应该轻视别人,但听了听蔡老师的课,我更明白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是在为自己种福田,以后,应该做得更好。
让孩子学会担当
这一方面,我和女儿都做得很差,可能是自己的坏榜样做在那儿吧。主要表现在: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做。 比如,洗澡要我帮她拿衣服、毛巾,暑期作业要我们催才开始做,牙刷了经常忘记将他们整理好再放进牙杯中,动不动就妈妈,帮我……,家务很少做。 以前觉得,这些都不太重要,只要把书读好、兴趣班上好,现在才知道后果非常严重,正如蔡老师说:“当应该给孩子承担的事都被父母做了,这是剥夺了孩子学习、历练的机会。孩子会觉得,只要我有事,我有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……背后有一大堆靠山,随时可以帮他收拾残局,他会对自己的行为完全没有责任心。”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,长大后是不可能对自己、对家庭、对社会有所用处的……。 造成这个原因有二: 1、家长没做好榜样。因为婆婆在我家,我呢,也是很少做家务,虽说后来学了《弟子规》课程,但刚开始几天信誓旦旦地认真做,但后面还是很懒惰,存在等靠思想。 2、思想认识不到位。以前总觉得,孩子还小,大人应该帮忙做,而且这些事对孩子影响不大,孩子目前最重要的是,读好书、上好学,存在“重学习、轻劳动,重思想说教,轻道德实践。” 少成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,得反省自己、反省自己的教育,要排出学习生活安排表,划出重点,勇于实践,慢慢将缺点改正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